小時候路邊總會看到賣「本地菜心」的婆婆,但隨著香港的農地越來越少,物流發達,內地菜價又平得驚人,不少人都已經忘記本地蔬菜水果 的味道了。可幸是香港仍有不少人熱愛這片土地,默默耕紜,於推土機前種出新鮮味美的本地菜,今個星期不妨參考以下幾個網購本地菜平台,為餐桌添一份本土味。
歐羅有機農場
回到農村 推廣本地蔬菜
歐羅有機農場黃如榮的故事有幾分戲劇色彩,他辭掉高薪厚職的白領工作去當農夫,由2010年開始於錦田大江埔村種起了有機菜。抱著「香港農業不應該消失」的想法,黃如榮承接家人曾經耕種的土地,以自少務農的經驗管理歐羅有機農場。
隨了種菜外,黃如榮更帶來本地菜種植班、導賞團以及發展「賣菜APP」,以推廣有機本地菜為己任。二十萬平方呎的歐羅有機農場環境優美,想親身了解自己吃的是甚麼,不妨於假日抽空到此一遊。
想買菜的話,大家可以透過網上落單,選擇送貨,或是到美孚、中環農墟自取;想不到買甚麼的話,可揀農夫推介套餐,讓落田的農夫為你選最時令的有機本地蔬菜。
歐羅有機農場 新界錦田元朗大江埔村 FB 官方網站
濃作物PSG
重建本地菜消費網絡
濃作物深信人人消費決定未來,一個簡單的消費決定,足以保護大自然以及香港的本地菜。
濃作物不是一個農場,而是一個平台去協助農夫銷售。他們和市區收貨點、農墟等合作,方便消費者於多個地點取貨,期望「香港可以繼續種到、買到、食到新鮮的本地靚菜。 」
如果想吃到即日親手在田中收割時令的有機本地蔬菜,於他們的網站下單即可,除了按家庭人數選購不同份量的濃菜包或自由訂菜外,濃作物也鼓勵大家分享煮食心得,以及親身到訪農場互相交流﹐和農夫建立真實的關係。
濃作物 FB IG 官方網站
綠芝園Farm66
Startup工廈本地菜
綠芝園不是農場,而是以創新科技帶來的室內種植場。兩名創辦人之一Gordon修讀可持續市區發展碩士課程,研究活化工廈,從而萌生了室內種植的念頭。
而另一名創辦人咖啡師Billy,熟悉咖啡豆種植,深信科技種植是未來主流,兩人一拍即合,於觀塘工廈2,500平方呎的單位開展魚菜共生系統,逐漸得到投資者青睞,生意越做越好。
綠芝園出產近年香港人熱愛的沙律菜、車厘茄及香草等,即使價格稍高,但仍供不應求。於密集的工廈裡面,原來藏著新鮮無污染的本地蔬菜,誰說城市內不能種菜?
綠芝園Farm66 IG 官方網站
田嘢
宅配本地菜
田嘢夥拍有心的農夫以及物流朋友,將新界農地的當造又健康的本地蔬菜水果送到你家中,同時也售賣環保的本地生產生活用品。
和田嘢買菜,通常都是一籃「農友精選」的時令菜,不像平時在街市可以逐樣逐樣㨂;「掌櫃」之一浩盈認為這是消費者要適應的地方:「不是只從自己的欲望出發,而是對泥土和土地態度謙卑,跟時令學習,這個時段應該吃什麼?也關心生產背後的山水和農夫」
2020年新年後,疫症來襲,田嘢購菜訂戶數量增一成,大眾開始明白到香港其實都有靚菜食,但這又會是一時的熱潮,還是可持續的發展?
田嘢 荃灣白田壩街36-44號信義工業大廈14樓A室03號(南豐紗廠對面) 查詢:5275 7073(WhatsApp) FB IG
本地菜:有意識的消費
我們餐桌上的食材,大多千里迢迢而來。經過長時間冷藏、封存、由飛機火車大船運送,食物原本的味道已消失得七七八八;「食雞有雞味」已經是萬幸。一場疫症過去,大家突然明白物流鏈的脆弱,本地出產的可貴。城市發展模式本來多樣,我們的生活也應有不同選擇,本地菜是一個契機讓我們重拾食材的鮮味,重新審視本土經濟走向,大家不妨以有意識的消費,去決定你餐桌上的食物。